9月25日,创新创业学院孙延彬院长、王晓静老师立项的“2025年人工智能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”成果推广会在经济管理学院进行,经济管理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本次会议。

首先,孙延彬院长以“人工智能驱动的CIPP模型创新创业课程动态评价体系应用”为题,分享了教学评价改革的创新实践。孙延彬老师以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》课程为载体,依托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和虚拟创业实训系统,构建了“背景—输入—过程—成果”四维动态评价体系。该案例通过超星智慧课程平台与创业实战虚拟仿真平台,实现课程目标与区域产业需求动态适配、教学过程精准监测、成果评价显性量化。

随后,王晓静老师以“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虚拟教研室构建与跨校协同实践”为题,系统介绍了我院牵头开展的跨校教研新机制。王晓静老师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虚拟教研室普遍存在的协同效率低、产教衔接不足等问题,联合黄河科技学院构建了“课程重构—资源共建—数字赋能—跨域协同”四维实践体系。该项目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,开发了模块化课程资源包,通过“资源贡献积分制度”的创新设计来激发两校教师参与热情,并将多家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融入实训环节。
本次推广会是创新创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,根据学校教务处统一部署,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。学院将以此次推广会为契机,系统规划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,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。